第717章 萧瑀

李慎李世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最新章节!

    李承乾这才知道他爹跟他的弟弟几年前就开始计划此事。

    “这件事,朕也是刚刚知道,不过老十,若是朝廷派兵去倭国,倭国的朝廷一定会有所察觉,

    而且很可能会反对,并且做出一些针对城池的事情。”李世民思考了之后才得出结论。

    这个也很好理解,若是他国在大唐驻军,李世民也肯定不会同意。

    “阿耶,这个我纪王府自会处理,只要我大唐的城池遭受了危险,我们派遣军队驻守就合情合理。

    如果做好了,他们很有可能会请求我们派兵上岛,帮助他们防御危险呢?”

    李慎这点己经想好,倭国就是一个奴性国度,后世不也让人家驻军了么?

    “你准备袭击倭国?”李世民听后惊讶道。

    再怎么说那也是一个国家,人口一百多万人的国家。

    “这个需要等到情报汇总之后才能做出决定到底用什么方法。

    他们一共才那么点人,军队数量有限,到时候有的是办法的。

    阿耶,倭国虽然小,但是那里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作为我大唐在东海的一道门户。

    而且那里还有很多矿产,听说有金山银山。

    这种地方如果不是我大唐的地方那岂不是可惜了,而且也是为了以后不留后患。”

    李慎用金山银山来吸引李世民,果然李世民听后颇为意动。

    “嗯,这件事情过完元正之后再说,谋划一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你先把大唐不夜城建起来。”

    “是,阿耶,儿会好好的谋划此事的。”

    李慎赶紧答应,他是怕他爹在提还钱的事情。

    这顿饭大家吃的其乐融融,都说大吉殿的御厨厨艺高明。

    吃完饭李慎跟李承乾出了大吉殿,

    “大哥,最近怎么样,是不是很忙?”

    一边走李慎一边闲聊。

    “是比以前事情多了很多,我终于体会到阿耶的不易了。悔恨没有早些为阿耶分忧。”

    李承乾是深深的体会到了做一个皇帝有多辛苦。

    每天起早贪黑,日理万机,有数不清的奏折在等着他批阅。

    出了后宫的门两人分开,李慎前往宫门回纪王府,而李承乾继续去两仪殿处理公务。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十二月。

    这些日子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是风平浪静,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李慎除了偶尔的去招待那十几个部落首领之外,就是在家中带孩子。

    自己的一双儿女让李慎很是喜爱,每日陪着游玩,甚至为了玩,还在院落之中修建了一个小型的冰雪世界。

    专程请来雕刻的师傅把冰块雕刻出各式的样子。

    “王爷,王长史到了。”石头前来禀报。

    今天是长史汇报的日子,李慎自己把每日的汇报改为十天一报。

    除非有大事发生不然没有必要天天给他讲朝堂上的事情。

    李慎带着王玄策来到书房,先是泡了一壶好茶,然后斜靠在榻上对着王玄策说道:

    “坐下说吧,朝堂上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眼看就到元正了,风平浪静最好。”

    王玄策对着李慎行了一礼然后坐了下来说道:

    “启禀王爷,大事倒是没有什么,不过几日前宋国公被削爵贬官的事情倒是轰动了一阵子。”

    “宋国公?”李慎一皱眉,陷入沉思之中......

    王玄策一拍额头,王爷又来了,看他的模样就知道纪王肯定不知道宋国公是谁。

    于是提醒道:

    “王爷,宋国公就是萧瑀。”

    “啊~~~原来是萧瑀啊,玄策,你以后说人的时候不要加爵位好不好,大唐这么多国公,本王怎么知道谁是谁。

    你首接说萧瑀我不就知道了么?

    怎么?萧瑀犯什么事了,竟然能让我阿耶削爵贬官。他可不是一般人啊。”

    李慎说的没错,萧瑀可不是一般人,他出身帝王之家,

    他曾曾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

    萧瑀九岁封为新安郡王,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萧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萧皇后。

    因为他姐姐的原因在隋朝被委以重任,跟后来的隋炀帝关系密切。

    而且李慎还知道这个萧瑀跟他爷爷李渊有关系。

    萧瑀的妻子,是文献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

    李渊是文献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很好。

    后来李慎的爷爷李渊起兵,给萧瑀写了一封信,萧瑀就归顺了大唐。

    并且立刻授萧瑀为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

    根据李慎所知这个萧瑀己经好几次被罢相了吧,这次连爵位都被削了肯定是犯了什么事情。

    王玄策也知道萧瑀不是一般人,不过这次李世民是真的动怒了。

    “启禀王爷,这次是陛下动了真怒,才会如此处置的。”

    “哦,那说说他到底干什么了,让我阿耶这么生气。”李慎喝了一口茶,准备听故事。

    “王爷,宋国公性情耿介狷狂,素来与大臣们多有不合,今年在陛下养病之时,曾跟陛下弹劾房相谋反。

    说房相与中书,门下的官员私结朋党对陛下不忠,有不臣之心。

    陛下并不知详情而己,只是目前尚未谋反罢了。

    陛下听后很是不高兴,说宋国公说的太过分,房相等人乃是陛下心腹之臣,应当推心置腹委以重任,

    陛下说虽然他不能保证耳聪目明,但是还没有糊涂道这种地步。

    并且斥责了宋国公,宋国公心里很是不快,自那以后多次忤逆陛下,

    陛下念及旧情没有降罪与他。”

    “那这次因为什么事把他治罪了?”李慎插言问道。

    “是因为宋国公在朝堂之上跟陛下说他想出家,陛下应允了,可哪知宋国公片刻后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反悔。

    说他自己考虑过了,不能出家,是为了大唐。

    陛下对于他在朝堂之上出尔反尔的举动很是不满,而后宋国公声称有足疾不上朝,或者到了朝堂而不进去面见陛下。

    就在前不久陛下忍无可忍,手书诏令,说他没有宰相之才的肚量,罢免了他的相位和全部封爵、封邑并且贬为商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