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袁海的心思

一言生死与卿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极品美女养成系统最新章节!

    虽然说唐慧琴不如自己的**刘一志取得的国际成就高,甚至于在国际上,唐慧琴的画作都没有得到过欧洲收藏家们的认可。但是,唐慧琴在华夏国内的声望和权威却是毋庸置疑的。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她直接带出来的数十位门生,就已经是现在国内画坛的专家泰斗了。更不用说那些从中央美院出来上过她的课,接受过她一些点拨的学生了。

    这些都是唐慧琴在华夏国画坛的影响力,虽然她的画作并不多,但是每一幅流落出来,都会被她的这些学生高价收藏。不过,大部分她的画作都是捐献给了美术馆,或者是用来做慈善义拍的。基本上不关是谁得到了唐老的画作,都是如同稀世珍宝一样藏在自己的密室里面,只在闲暇和圈内人士交流的时候,拿出来吹吹**自己收藏着唐老的作品,所以唐老真正流落出来的画作少之又少。

    “据说唐老已经淡出国内画坛将近十年了,也不在中央美院执教了。不过近年来,随着她的**们一个个崭露头角,她的名声也随之大了起来。国内有好几幅收藏在个人手中的唐老的画作也都被估值在七位数以上了,价值上百万人民币。”

    收藏家的头脑就是和艺术家不同,虽然说袁海是一半收藏家,一半是画家,但是还是偏向收藏家多一点,进入唐慧琴这样的画坛泰斗的家里面,脑子里面想的不是如何敬重这位画坛的泰斗,而是在想着如何获得有收藏价值的画作了。

    “唐老早年那些赠送友人的普通画作都能够达到百万人民币的价值,那如果这一幅画是唐老的封笔之作,再加上我稍微炒作宣传一下,说不定价值能够翻上好几倍。”

    收藏!收藏!

    收藏的核心意义就在于“稀有”,人无我有,世界上单独一件,封笔之作,过世之作,都能够为收藏作品增加一分神秘的色彩和珍惜程度。

    曾经就有在你拍卖会上,有两件一模一样的珍贵元青花瓷,每一件的价值都在五百万人民币以上,加起来的总值差不多是一千多万人民币。可是当开始拍卖的时候,卖家却主动上台砸碎了其中的一件,如此一来,世界上就只剩下这么一件完整的元青花了,它的价格就立马从五百万人民币,一路飙升到了将近两千万人民币。

    这就是物以稀为贵,也是玩转收藏界的最高手段了。玩收藏的,不仅仅是玩收藏品本身,很多时候,玩的还是这收藏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甚至是这收藏品带来的一些声望和绯闻等等。

    玩收藏,也是玩人心。显然,收藏家袁海也是深谙此道,他就是看重了客厅里那一幅不知名画的“唐老封笔之作”的名头和属姓。

    相信,只要是明白唐老在华夏国内画坛泰斗地位的业内藏家,都能够读懂这六个字的含义和价值。虽然可能不如刘一志的那一幅《火车来了》能够让欧洲的大收藏家们有五千万美元以上的价格来竞拍,但是只要炒作得当,卖出了一个一千万人民币的高价还是很容易的。

    这就是拍卖的技巧了,玩转收藏家十几年的袁海对自己有这个信心。如果这幅画真的是唐老的封笔之作,他就可以卖出天价来。

    “一志来了,快快……里面坐……我和丽萍再弄几个菜就好……”听到动静的姥姥唐慧琴从厨房里面笑呵呵地走了出来,看到了刚刚进门在客厅沙发上坐着喝茶的刘一志和袁海,笑**地对着袁海说道,“这位,想必就是一志说的收藏家袁先生了吧?”

    “唐老您好,不敢不敢……我其实也是一个半吊子画画的,当初也曾经在中央美院听过您老的课。我记得,当时您老讲的《欧洲油画起源探究》这门课,真的非常精彩。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犹如余音在耳,今曰有幸再次见到唐老,是我的荣幸才对。”

    见到了慈眉善目的唐慧琴,袁海赶紧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弓着身子,也是笑**的,一脸笑容的恭维道。

    但是,刚开始还对袁海有些好感的唐慧琴,一见到袁海这样子,立刻心里面就有了底,知道了袁海是哪儿种人。微胖的身材,不长的短寸,有点油光滑面的,两只眼睛比较**眼,嘴巴很大,鼻子有点塌,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加上刚刚袁海的这一番话,唐慧琴阅人无数,心里面就更加有数了。一般来找她的人里面,无非就是这么三种人,一种是自己过去的朋友或者学生,来叙叙旧的。第二种就是一些真心想要求教的学子或者画坛的人物,没有什么私心,就是互相探讨一下心得。第三种,就是像袁海这样的,打着拜访的名头,实际上却是来寻找发财的机会,想要从自己这里捞一两幅画作走的。

    阅人无数的唐慧琴,基本上是一眼就看透了袁海的心思。所以自然就对他没有很大的热情了,但是出于礼貌,还是淡淡地对他微微一笑,然后就转向自己的学生刘一志道:“一志,今天老师也没有什么好菜可以招待你的。你现在都是国际上的大画家了,以后在艺术史上都可以留下一笔。老师就只有一些家常饭菜,你不要介意啊!”

    “哪里会介意,老师,您做的菜,我上一次吃到还是大学时候,帮您一起做课题的空暇。那些师兄弟们,要是知道我现在还可以吃到老师做的菜,肯定要羡慕死我了。”

    刘一志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

    不论他在国际上有多么地知名,他始终觉得自己抽的老师唐慧琴的面前,依旧是那个知之甚少的求学之人。这些年来,走遍了欧洲大陆,他将老师唐慧琴对于油画起源,各个流派兴起的原因和过程都顺道一一考据了一遍,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老师唐慧琴的观点正确姓。就更加地对老师唐慧琴佩服起来了。

    这一次回到建安市,刘一志还有一个重大的请求,就是想要请老师唐慧琴为自己呕心著作的这一本《欧洲油画发展史》作序。

    “也就是你拿老师的菜当宝,呵呵……一志,听说这一次,你出了一本《欧洲油画发展史》,能不能送老师一本?”

    身上还系着围裙的唐慧琴,眼睛里面有着精光,说道。

    “当然。老师,这一次我就是想要让您先过目一下我的这一本《欧洲油画发展史》,请您作序,然后再送去出版的。稿子在这里……”

    有点受宠若惊,刘一志急忙从自己的包里面拿出了一本精装的《欧洲油画发展史》,是他三易其稿,前前后后删改了十数万字的一本极其考究的研究欧洲油画发展历史的著作。

    “不容易啊!一志,没有想到你真的将我们的课题持续做了下去。想起来就可惜,当初我们的这个课题因为教学研究经费的问题,还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没能够真正到欧洲去考察,很多问题我也只是提出一些假想的论断。现在你继承了这一份学问,到实地去考察,从欧洲带回来了研究调查的结果,老师我都迫不及待想要先睹为快了。”

    唐慧琴拿着刘一志递过来的《欧洲油画发展史》,如获至宝一样捧在手心,急忙先放到了自己的卧室里面去,留待这几天好好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

    “老师,其实这本书也有您的一大半功劳。您看了之后,就知道,我的研究脉络完全就是您当初在大学给我的毕业设计延续的那个脉络。我从罗马、维也纳和巴黎等地博物馆里面,采访了一些老油画家,都证实了您的很多论断是正确的,这些,在书里面都有详细的说明。不过肯定还是会有很多不对的地方需要斧正,希望老师依旧不吝赐教,帮助学生将这本书完善起来。”

    虽然已经是国际上顶级的油画大家,但是刘一志对自己老师的态度还是绝对谦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