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动

弱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重生小地主最新章节!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aoye

    二更,求粉红。www.aoye</p>

    ***………………***</p>

    县丞,是正八品的官职,是一县除了知县以外的第二把手,也被人称作二堂。大明朝的规矩,规模小的县,还不设县丞,只有超过两千两百户人口,富裕且事务多的大县,才会设县丞一职。</p>

    县丞虽只是八品,但是在庄户人家眼里,已经是不小的官了。俗语说的破家的县令,庄户人家也许不知道什么将军、尚书、御史是多大的官,但是他们的眼睛里,知县和县丞是很大的官。一般人尊称知县为老父母,而尊称县丞为父母。作为一方的父母官,知县和县丞的手里直接掌握着百姓的生死。</p>      重生小地主368

    先是捐了监生,这紧接着又有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动了实缺,任一方的父母官,这在连家,真是鸿运当头,祖坟冒青烟的事。</p>

    连老爷子让周氏拿出钱来,打发人去镇上买酒买菜,又将一大家子人都召集在一起,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连守信这一家已经分出去另过的。</p>

    走进老宅的大院,连蔓儿就感觉到了喜气。她们走进上房的时候,屋里面已经坐满了人。</p>

    “老四,坐到这来,坐你大哥跟前。”连老爷子见连守信带着张氏和几个孩子来了,就笑着招呼道。</p>

    连守仁从秀才、到监生,现在又做了官,又是长子,他的地位在连老爷子心目中,是无法动摇的。连守信虽然不能和连守仁比,但也是在十里八村建立了威望。是个成功的庄稼人。所以在连家的兄弟中,连守仁居首,连守信稍微次之,却也排在连守义和连守礼的前面了。</p>

    连守信答应了一声,并没有按照连老爷子的指示,往连守仁身边坐,而是离着连守仁稍微远一些。坐在了连守礼的旁边。</p>

    张氏带着连蔓儿几个,就在炕梢的炕沿上坐了,正挨着赵氏和连叶儿两个。</p>

    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动“海龙上次来。说是不日就能帮我补上实缺。当时不只爹你不相信,就是我,也不敢相信。谁不知道。这捐监生,是没有门路不行。要实缺,就不是啥样的门路都行。不只要有门路,也要这履历、文章得了上官的赏识,要真才实学,这才能轮到实缺。”</p>

    连守仁盘着腿,坐在炕头上,说话的时候,还打着手势,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味道。</p>

    连家上房东屋的炕头。历来是一家之主连老爷子专属的坐席。以前就是连守仁,也就是在炕头的炕沿上坐一坐。而现在,连老爷子坐在炕头的炕里,连守仁就挨着他,也坐在了炕头上。</p>

    “谁不知道我爹有才干。就是这些年,运气不好。现在好了,终于熬出来了。以后,就看我爹大展拳脚了。”连继祖坐在炕沿下的椅子上,笑着道。</p>

    “……这是宋家娶咱huā儿的时候,答应了咱们的。huā儿在宋家。哪天不催个三四遍,就是临盆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这件事。huā儿给他宋家添了千金,宋家老夫人高兴,看重咱huā儿,这才多加了把劲儿。这也是咱huā儿的体面。老爷,咱们可总算熬出来了……”古氏嘴角含笑,眼角却是湿湿的。</p>

    泪是真泪,笑也是真笑,与刚从宋家回来的时候,那种硬撑出来的笑,很是不同。</p>

    “宋家办事挺有意思的。”连蔓儿就道“上次给大伯捐监生也是,提前啥信儿都没有,哐当一下子,就拿来执照了。这次也是,大伯娘去看huā儿姐,在宋家待了有半个多月没,宋家也是一点信儿都没透。大伯娘这回来也没几天,这上面的文书就下来了。”</p>

    “你这孩子,说着话是啥意思?”连守仁就不高兴了,立刻沉下脸道。</p>

    “蔓儿一个孩子,想到啥说啥。老大,你以后要做官了,这个涵养,你得有。”连老爷子就打断连守仁的话,说道“这个事,依我看,宋家他是帮忙活动,可这毕竟是官府的事,不是宋家说了算的,有些事,宋家也不能就提前未卜先知。官府下来文书,走的那是驿道传送,肯定比他们送信啥的要快。”</p>

    “老太爷这话说的有见识,就是这么个理。我在宋家的时候,huā儿女婿还跟我说过这些来着。就是他那话,说的太文,我不太懂,回来就没说。老太爷说的就透彻,我一听,就明白了,和huā儿女婿说的是一个意思。”古氏笑着道。</p>

    “爹,我也不是怪蔓儿说的话。现在,咱们家可不是啥庄户人家了,该有的规矩,咱也该有。咱这说话,她一个小丫头就随便『插』嘴,别说官宦人家,就是平常人家,这也不像话。”连守仁就说道。</p>

    “大哥,我们就是平常人家。”连守信开口道。他说的我们,自然是指自己的一家六口。</p>      重生小地主368

    “他大伯说啥规矩,我还听说有规矩,家里商量事,女人不能『插』嘴。他大伯娘不还一样说话?咋就说我们蔓儿。照说,我们蔓儿还小,啥规矩,也还先规矩不到她身上。”张氏也开口道。</p>

    连蔓儿坐在那,听着连守信和张氏维护自己,心中难免得意,嘴角就翘了起来。</p>

    连守仁和古氏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从前,连守仁还是秀才时,说什么话,连守信从来都是恭敬地听着。而一大家子在一起,干活就是张氏在前头,说话,就没张氏开口的余地。</p>

    现在,连守仁是即将赴任的县丞,古氏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夫人。这连守信和张氏反而胆子大了,就这么当着面驳斥他们。</p>

    连守信和张氏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惧怕,想尽办法巴结他们吗?</p>

    简直是岂有此理,现在不把威风立起来,以后这连守信还不得翻了天!</p>

    连守仁就要发作,连老爷子突然干咳了几声。</p>

    “没忘了让三郎买香吧?”连老爷子冲着周氏问道,“一会好好拾掇拾掇,得给祖宗上柱香,把这个好消息捎过去。老四,这都下晌了,你们就别去忙别的了。一会菜买回来,老四媳『妇』就帮着做饭,晚上,咱这一大家子人好好地聚一聚。”</p>

    “好。”连守信点头答应。</p>

    ……</p>

    乡村中,消息传递的速度,总是特别的快。一会的工夫,就有人纷纷上门道贺。不需要待客的人,就都先回了自己的屋子。</p>

    西厢房里,连守信一家六口刚在炕上坐下,连守礼、赵氏就带着连叶儿跟了进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