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学业

弱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重生小地主最新章节!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aoye

    “嗯,我问了。e3最新更新”听了连蔓儿的问话,王幼恒点头道,“就跟种土豆一样。”</p>

    “就跟种土豆一样。”连蔓儿的声调提高了一点,期待王幼恒接着说下去。</p>

    “是的,就跟种土豆一样。”王幼恒就道,“直接种也可以,不过还是先像种土豆那样育苗,出苗更好。”</p>

    被派来给王家送番薯的人,做的多是随从跑腿这样的活计,对于番薯怎么种,也只知道一个大概。王幼恒问的再多,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答案的。</p>      重生小地主274

    连蔓儿有一些纠结了。</p>

    “……我正打算写封信过去,少不得请他们将具体的种法写信来告诉我们。”王幼恒就道。</p>

    “也只有这样了,那又第二百七十四章    学业要麻烦你了幼恒哥。”连蔓儿点头道。</p>

    对于如何种植番薯,她的记忆很模糊。毕竟~~网  -更新~~前世她也没有亲手做过这些活计,只是看到和听家里的长辈们说起过。虽然王幼恒写信过去,再等对方的回信,这将会花费很多天的工夫。但是这也是必须的。而且,在这段时间,她还可以再想想其它的办法。双管齐下,更稳妥些。</p>

    至于其他的办法,感谢山上的工程。</p>

    “幼恒哥,你这边写信,我也想想别的办法。不是说福州府有种番薯的吗,我听说身上干活的里面,也有从福州府那边来的人。也许能找到会种番薯的,那可就太好了。”连蔓儿将自己的想法跟王幼恒说了。</p>

    “没错,还是蔓儿你的小脑袋瓜转的快。”王幼恒抬起手,似乎是想『摸』『摸』连蔓儿的头,可手伸到一半,看到连蔓儿一头乌溜溜的头发,就又收了回来。不过是半年的工第二百七十四章    学业夫,蔓儿虽然还是个小丫头,但是个头长了不说,容貌和气韵都有了些少女特有的风致。</p>

    王幼恒有一时的失神。</p>

    “有了番薯。咱们就一定有法子种出来。”连蔓儿沉浸在喜悦和自己的思考当中,并没有注意到王幼恒的失态。</p>

    和王幼恒又再次确定了一下吃晚饭的事情,连蔓儿就告辞要回家。</p>

    “蔓儿,这番薯等我去的时候给你带过去吧,你自己拿,太重了。”王幼恒见连蔓儿要去抱那竹篓子,就忙阻拦道。这一竹篓子,俩番薯。少说也有三十几斤,连蔓儿一个人拿回去,有些吃力。</p>

    “没事的,幼恒哥。我让小坛子帮我一起拿。”连蔓儿就道。</p>

    这篓子番薯。自然是可以让王幼恒稍后给送到三十里营子。连蔓儿相信,王幼恒说给她,就不会说话不算数。但是连蔓儿已经看见了,还亲手『摸』过了,她就不想再和这些番薯分开。她就是要立刻将这些番薯搬到自己家里去,放在她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那样她才能够安心。</p>

    别说还有小坛子帮忙,就是只有她自己,她也要把这一篓子番薯背回去。</p>

    自从租用庙里的房子开了早点铺子。小坛子和她们越来越熟悉。前些天,鲁先生终于从山上搬了下来,暂时坐了庙里。为了方便照顾鲁先生,同时也方便学业,五郎和小七也跟着鲁先生住了进去。小坛子可乐坏了,跑前跑后帮着张罗。这还是第一次,庙里坐了和他年纪相近的小孩。</p>

    小坛子『性』子憨厚。手脚勤快,常常帮助连蔓儿她们或是跑腿或是干活,张氏心疼小坛子身世可怜,做了什么好吃的,给连叶儿留,也给小坛子留。至于小坛子的衣裳鞋脚,也被张氏包揽了下来。</p>

    小坛子又和连蔓儿,小七他们投契。大家相处的越发亲厚。</p>

    小坛子帮她提了东西过来,现在正等在铺子里,有小伙计陪他说话,说好了,一会等连蔓儿一起回去。</p>

    连蔓儿很坚持,王幼恒也不好过于阻拦。好在青阳镇离三十里营子不远。连蔓儿和小坛子又都是做惯了活计的,三十几斤的东西两个人拿,并不十分吃力。</p>      重生小地主274

    将一篓子番薯背回家,连蔓儿将番薯的来历告诉了张氏和连守信,着重说了番薯的亩产量大概会是高粱,糜子的三倍。张氏和连守信当然都是喜出望外,对于庄稼人来说,几乎没有比这个更能让他们高兴的事了。</p>

    “……小王太医是咱的贵人啊,人家对咱可是十个头的。”连守信感慨道,“咱一个庄户人家,也就是刚刚能混个温饱,人家是啥样人家,有啥可求着咱的。人家这是真心善啊。”</p>

    “可不是,”张氏也点头道,“王太医也是个好人。就咱们村的李郎中,那就是不错的人了吧。有时候去请,也还有个愿意来不愿意来的。咱蔓儿那次,就都亏人家。人家是啥身份的人,人家救了咱蔓儿的命,大黑下也来看咱蔓儿。看咱没啥钱,人家连『药』费都没朝咱要。”</p>

    “老王家的人都挺仁义。”连守信道。</p>

    王家在十里八村的名声是很不错的。村里的王举人家,虽然有些架子,但是却从来没有胡作非为,欺压乡里的事情发生。王太医和王幼恒父子,待人则更加谦和,可以说得上是医者父母心。</p>

    “咱蔓儿命大,”张氏看了一眼抱着番薯高兴的连蔓儿。这话说着说着,就又回到连蔓儿身上。“那次要不是王太医正好在村里,这孩子这条命,怕是就捡不回来了。”</p>

    何止是连蔓儿命大,她那次要不是有石太医出手,也早没命了。现在她们分家另过,日子一点点的有了起『色』,就有人给她说,她们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p>

    晌午五郎和小七回家吃饭,也知道了番薯的事。小七看着一个个圆滚滚的番薯,有些嘴馋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