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三十章 铤而走险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三十章  铤而走险

    第六战斗单位出现在加济安泰普。彻底改变了北方战线上的局势。

    可以说,共和**队这种漂浮不定的打法让美军非常不适应,甚至让杜奇威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事实上,抛开表面现象就能发现,共和**队的进攻重点仍然在锡韦雷克。

    因为支援力量与作战物资没有跟随地面部队一同到达加济安泰普,第六战斗单位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所以该战斗单位出现在西面战场上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正在围攻巴赫切的2个美军主力师不得不有所收敛,留出部分兵力防范来自南面的威胁。事实上,这也从根本上让杜奇威打消了集中力量歼灭第八战斗单位的想法,至少让他认为,在决战爆发之前,不可能歼灭盘踞在巴赫切的那支部队。

    冷静下来后,杜奇威立即发现,裴承毅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尽快打下锡韦雷克。

    13日夜间,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到达锡韦雷克。

    此时,杜奇威已经命令第7步兵师与第82战略师停止突围,在锡韦雷克东面大约40千米处的卡拉贾达镇构筑防御阵地。也就是说,杜奇威打算牺牲这两个师的残余部队,为锡韦雷克的守军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正是如此,第一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才没有贸然攻打锡韦雷克。而是在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主动撤了回去。

    这个晚上,美军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

    根据美国空军空运司令部的作战报告,在13日夜间到14日清晨,出动128架c-37a型战略运输机与242架c-221型战术运输机,向锡韦雷克运送了24184名官兵、424辆主战坦克、684辆步兵战车、800余台军用车辆,以及总共24000余吨的各类作战物资。在持续10个小时的空运中,c-37a总共飞行了250余架次,c-221总共飞行了700余架次。因为陆军的vc-31并不属于美国空军,所以在统计数据的时候,空运司令部没有提到vc-31做出的贡献,而根据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记录,当天晚上有300多架vc-31参与了空运行动,飞行了上千个架次,光是运送的物资就超过了15000吨。也就是说,在空运司令部统计的空运清单中,大多数物资与部分人员装备都是由陆军航空兵的运输机负责的。实际上,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完全依靠空军,也不可能在10个小时之内运送相当于1个半师的人员准备,以及数万吨作战物资。

    即便以共和**队的标准来衡量,这都是个壮举。

    正是这场空运,改变了锡韦雷克的局面。

    非常可惜的是,美军的空运并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首先是裴承毅、袁晨皓等人都没有料到,杜奇威会出动数百架运输机,在短短一个晚上将那布勒斯的美军第2步兵师与第10步兵师的大部分官兵与重型装备,以及囤积在安塔利亚的2万多吨物资送往锡韦雷克。要知道。这种超大规模的空运行动很伤“元气”,美军的运输机群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至少需要停飞24小时。其次是在空运之前,锡韦雷克的防御非常薄弱,而且杜奇威还在加强外围的战略防线,特别是在马拉蒂亚方向上,美土联军的动作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美军不会死守锡韦雷克,只是希望在锡韦雷克拖延共和**队的前进步伐,为加强战略防线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最后就是共和**队的支援力量都有任务在身,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旅都在为进攻切尔米克的部队提供炮火支援,第六战斗单位的炮兵旅则在开赴叙利亚的途中,空军则在忙着夺取制空权,海军则在为南方战线上的作战部队提供支持,而陆航的低空攻击机群经历了前面的战斗,正在设法补充损失的兵力,所以在美军进行战略空运的时候,裴承毅与袁晨皓都无法加以阻止,甚至没法进行干扰。

    当然,战场上的局势仍然对美军不利。

    第2步兵师与第10步兵师的官兵到达锡韦雷克的时候。第一战斗单位的一支主力部队正在攻打切尔米克,并且赶在天亮前打下了这座仅有几千居民,却有大约1万土军的军事重镇。

    可以说,这是美军在当天晚上最大的损失。

    虽然切尔米克在锡韦雷克的东北方向上,而不是在通往马拉蒂亚的西北方向上,所以丢掉这座小镇,对美军守卫锡韦雷克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切尔米克就位于托罗斯山脉的南面,不但有数条通过山区的小路,距离埃尔加尼不到50千米,而埃尔加尼正是横贯托罗斯山脉的公路与铁路的重要中转站。因为土军在迪亚巴克尔失守之后,炸毁了代韦盖吉迪水库的大坝,利用洪水冲毁了从迪亚巴克尔通往埃尔加尼的铁路桥与公路桥,并且将迪亚巴克尔北面变成了一片泽国,所以共和**队要向越过托罗斯山脉,就得绕过代韦盖吉迪水库,也就得从切尔米克通过。

    也就是说,共和国陆军占领切尔米克,是在为翻越托罗斯山脉做准备。

    显然,这是杜奇威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不管裴承毅是否打算绕过锡韦雷克,共和国陆军占领切尔米克,等于给了裴承毅一个新的选择,也等于在美军的防线上插了一刀,让杜奇威在全力守卫锡韦雷克的时候,不得不留上一手。

    显然,这是非常高明的战术安排。

    事实上,攻打切尔米克不是裴承毅的主意,也没有必要让联合司令官来规划如此详细的战术行动。根据袁晨皓在战后提交的报告,这次行动的主要策划人是凌云霄。虽然有人认为这是袁晨皓在帮助凌云霄获得晋升。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确实有可能是凌云霄策划的作战行动。要知道,在半岛战争中,凌云霄就策划了攻打清州的作战行动,为39军攻打汉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需要强攻锡韦雷克的时候,凌云霄有理由在美军的侧翼防线上打开突破口,为正面进攻提供帮助。

    正在如此,14日上午,杜奇威不得不把第10步兵师的8000名官兵送往马拉蒂亚,并且为驻守埃拉泽的土军空运了一批工程设备与工程物资,要求土军尽一切努力,把埃拉泽变成一座攻不破的堡垒。

    由此可见,杜奇威确实留了一手。

    当然,这没能阻止第一战斗单位在14日上午打下卡拉贾达,歼灭第7步兵师与第82战略师的残余部队。

    可以说,第7步兵师与第82战略师都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相对而言,第82战略师的牺牲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作为一支轻型部队,第82战略师只适合在与弱小敌人的战斗,根本无法在强强对抗的战斗中生存下来。后来,就连杜奇威都不得不承认,正是他的错误部署让第82战略师的2000多名官兵做出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并且让6000多名第82战略师的官兵留下了永久的伤痛。正是这场战斗,让美国陆军认识到了装备发展上的缺陷。痛定思痛后。美国陆军迅速调整了发展策略,并且成功说服美国国会与五角大楼,为数十个重要项目争取到了足够的经费,也为美国陆军脱胎换骨的变化打下了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第82战略师的牺牲不是毫无价值。用布吕歇尔的话来说,第82战略师在战场上洒下的鲜血泼醒了那些仍然沉浸在大国美梦中的国会议员,以及那些仍然坚信不用陆军就能打赢战争的五角大楼官员。

    随着卡拉贾达失守,锡韦雷克暴露在了第一战斗单位面前。

    当天下午,第一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到达锡韦雷克郊外,并且赶在天黑之前,完成了对锡韦雷克的包围行动。

    这个时候。另外2个方向上的战斗也开始了。

    首先出动的是刚刚在加济安泰普集结完毕的第六战斗单位。

    领到大约能够坚持3天的作战物资之后,第六战斗单位的战斗旅没有北上,而是迅速向东推进,在当天晚上就打到了尼济普,并且派遣1支小股部队度过了幼发拉底河,攻占了河对岸的小镇比雷吉克。

    到这个时候,杜奇威才意识到第六战斗单位的重大意义。

    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在北面作战不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后勤保障那以为继。

    在奥斯曼尼耶西郊的那场战斗中,第五战斗单位消耗了大量作战物资,结果没有能够一举拿下防御已经被掏空了的奥斯曼尼耶。如果当时第五战斗单位有足够的物资,恐怕战局早就变样了。正是因为后勤保障过于艰难,第八战斗单位才不得不留在后面,替第五战斗单位保护后勤保障线。

    导致后勤保障困难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从叙利亚的阿勒颇到巴赫切,不但全程靠公路运输,而且有一半的路程是山区公路!解决这个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攻占尼济普,打通从阿勒颇到加济安泰普的铁路线,再利用从加济安泰普的巴赫切与奥斯曼尼耶的高速公路运送物资。如此一来,在不增添运输车队的情况下,能把后勤保障力度提高3倍以上。如果合理调配运输力量,甚至能将后勤保障力度提高5倍。

    问题是,这个简单的办法却不那么容易时间。

    在第六战斗单位到达之前,裴承毅手里没有多余的部队。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得应付2个美军主力师,以及大量土耳其国民军的正规部队,而叙利亚的作战部队全部派到了南方战线上去,只有后勤保障部队在负责运送作战物资。虽然尼济普的守军全是土耳其国民军,而且只有1万多官兵,但是在没有合适部队的情况下,共和**队也无法打通这条至关重要的铁路交通线。

    第六战斗单位到达,情况立即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