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八十五章 灵活战术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八十五章  灵活战术

    随着侦察技术越来越先进。战场变得越来越透明。

    30日凌晨,袁晨皓就收到了军情局发来的消息,得知美国欧洲军团的2个旅已经到达土耳其东南地区,主力在哈卡里省驻防,部分部队进入了舍尔纳克省与凡省。军情局没有忘记提醒袁晨皓,美军已经派出侦察部队,大概发现了凌云霄派往土耳其的侦察分队,所以袁晨皓收到情报后联系了凌云霄,并且越级向执行前进侦察任务的侦察分队发出警报,让他们提防美国同行的突然袭击。

    事情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结束。

    到了30日清晨,袁晨皓正准备去吃早饭,军情局发来了第二份情报。

    美军没有面向东面布防,而是面向南面布防。更重要的是,美军的主力部队仍然在哈卡里省,并没进入凡省。似乎料到袁晨皓会提出要求,军情局在发送这份情报的时候,把美国欧洲军团司令布吕歇尔的个人资料也发了过来,并且明确告诉袁晨皓,这位陆军中将已经跟随美军到达哈卡里。

    看完布吕歇尔的资料,袁晨皓就不再感到惊讶了。

    从个人能力上讲,除了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之外。布吕歇尔不比任何一位美军将领差。伊朗战争期间,在攻打阿瓦士的战斗中表现英勇,荣获荣誉勋章,被人称为“小巴顿”。不出意外的话,数年之内,布吕歇尔就有可能成为陆军参谋长(美国陆军最高指挥官就是参谋长)。问题是,现在出了意外。虽然杜奇威“再服役”后仍然是陆战队上将,与美国陆军没有多少瓜葛,但是他的出现,让布吕歇尔错失了指挥联军作战的机会,也就为今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一个急切需要获得机会与把握机会的将军来说,肯定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创造机会。布吕歇尔没有别的选择,要想让别人记住他,而不是记住杜奇威,不但要在战场上证明他的才能,还要让大家知道、是他纠正了杜奇威的错误、帮助美军取得胜利。

    从某种意义上讲,布吕歇尔的处境与袁晨皓非常相似。

    裴承毅复出之前,袁晨皓已经是共和国陆军中公认的头号年轻将领,极有可能在10多年后成为总参谋长。裴承毅复出,让袁晨皓的重要性降低了一个级别,也让他在军队中的威信降低了一个档次。与布吕歇尔相比,袁晨皓有两个极为突出的优势,一是不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二是与裴承毅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优势,让袁晨皓采取了与布吕歇尔截然不同的应对措施,即通过支持裴承毅来获得更高的军事成就。

    毋庸置疑。袁晨皓非常清楚布吕歇尔的想法。

    在他看来,经验丰富,深知共和国陆军基本战术的杜奇威肯定不会在部署防线的时候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换句话说,如果袁晨皓在杜奇威的位置上,肯定会让布吕歇尔把防线对准东面,把主力放在凡省、至少应该放在凡省与哈卡里省交界处,绝不能把主力部署在哈卡里省、也就是防线的最前线。更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为了对付在伊拉克北部地区活动的第二战斗单位,而把宽大的左翼暴露在第一战斗单位的炮口下。

    杜奇威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就只能是布吕歇尔一意孤行,没把杜奇威的话听进去。

    也就是说,美军的指挥系统出了问题,杜奇威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

    这可不是小事,想明白这一点,袁晨皓就跟裴承毅通了电话。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对我们非常有利。”袁晨皓先大致介绍了情况,“美军防线左翼的漏洞太明显了,非常容易突破,我们不应该错过如此好的进攻机会。”

    “会不会是杜奇威故意留下的破绽?”

    “我也考虑过这一点,只是觉得不大可能。”袁晨皓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在希腊当局宣布暂时终止与北约的一切关系之后,美国要想将欧洲军团派往土耳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借道保加利亚的陆路,二是从意大利出海的海路。这两条线路都不如从希腊前往土耳其便利,欧洲军团很有可能无法及时到达土耳其,至少不可能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测。也就是说,杜奇威手里除了让他无法相信的土军之外,根本没有可以供他调动的作战部队。如果土军能够挡住我们的进攻,布吕歇尔也不会出现在哈卡里了。由此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不是杜奇威设下的圈套,而是美军的前线指挥官与联军司令发生了矛盾,布吕歇尔没有把杜奇威放在眼里。”

    屏幕上,裴承毅沉思了一阵,才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

    “有两个选择,一是抢先进攻,二是扩大进攻规模。”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袁晨皓继续说下去。

    “抢先进攻,就是让凌云霄将军的第一战斗单位在今天晚上发起进攻,赶在美军调整防御部署之前撕开美土联军的防线,以最快的速度向西突击,到达凡湖南岸,也就是第一阶段进攻战役的目标区域,完成战略迂回。”袁晨皓的话语非常有条理,也非常有分寸。“只要走到这一步,不管美军是否主动撤退,我们都能在投入一个战斗单位的情况下,攻占土耳其东南部的哈卡里省、凡省南部地区与舍尔纳克省、锡尔特省、比特利斯省的东部地区,完成第一阶段进攻战役的作战任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甚至可以将战线再向西推进五十到一百千米,为第二阶段进攻打开局面。”

    裴承毅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等着袁晨皓说出第二个选择。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一战斗单位能否及时发动进攻。实际情况是,西阿塞拜疆省的基础条件比我们了解的还要糟糕,而且我们不能指望伊朗军队。根据凌云霄将军发回来的报告,要想按照作战计划发动进攻,就得优先保证第一战斗单位作战物资的运送工作,为其提供一支陆航支援力量。我已经对此做了调整,让陆航的垂直起降运输机群提前赶望前线,把低空攻击机群留在了后面。问题是,这么调整之后,第一战斗单位也只能按照计划发动进攻,不大可能提前出发。”

    “困难只是暂时的,随着空军部署逐步落实,后勤补给肯定能够得到保证。”

    袁晨皓点了点头,说道:“我也相信,战役开始后。我们会越打越顺,可是不能因此忽略对手的实力。虽然布吕歇尔与杜奇威有矛盾,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布吕歇尔的才能。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他也许算得上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将军。更重要的是,布吕歇尔指挥的绝不是一支普通部队。按照我的估计,如果我们让第一战斗单位发起快速突击,布吕歇尔很有可能趁我们的低空力量还没部署到位,以空运的方式,用步兵在第一战斗单位的进攻路线上层层设防、步步阻击,将装甲部队集中在凡湖南面,哈卡里省与凡省交界处的高原上。从第一战斗单位的左翼发起反突击,迫使我们放慢进攻速度,甚至放弃进攻,在没有达到战役目的的情况下转攻为守。总而言之,第一战斗单位孤军深入,很有可能使我们丧失来之不易的主动权。”

    “也就是说,需要及时开辟第二战线。”

    袁晨皓没有回避这个问题,非常直接的说道:“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美军主力尚未到达战场,在土军战斗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拥有兵力优势,也就拥有了主动权。因为第一阶段进攻战役关系到整个战役的走向,所以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而且得争取最大限度的胜利。布吕歇尔调整了美军的部署之后,正面防线必然十分空虚,我们应该投入第二支战斗单位,从南面发起进攻,以合围的方式对付两个美军旅。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够拿下哈卡里省,局面就打开了。”

    等袁晨皓说完,裴承毅仍然没有立即表态。

    袁晨皓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在裴承毅面前,不需要他多做解释。

    “你的分析确实有道理,正如你所说,我们必须考虑对手的实力。布吕歇尔的才能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不然也成不了欧洲军团司令。杜奇威的能力更不差,不然也不会让他出山。”裴承毅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是杜奇威,首先做的就是全面动员,用尽办法解决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把滞留在欧洲大陆上的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的其他作战部队送往土耳其。要在以往,因为希腊态度暧昧,美国当局还会有所犹豫。现在希腊已经亮出了底牌,击碎了美国当局的幻想,杜奇威就不会有所犹豫,肯定会立即调遣作战部队。要是我的话。就会立即动用战略空运力量,能运多少部队过来就运多少部队过来,而不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海运与陆运上。因为美国拥有与我们旗鼓相当的战略空运能力,所以能在一天之内投送一个重装甲旅,或者一个加强步兵旅。虽然哈卡里的机场无法满足战略空运需要,但是距离哈卡里最近的大型机场就在四百千米外的迪亚巴克尔。也就是说,我们进攻的时候,美军的战略预备队就在四百千米外,距离第一战斗单位的进攻目的地实际不到三百千米。在此情况下,就算我们能够突破美土联军的防线,也不大可能在凡湖南岸的战斗中占到便宜,甚至不大可能迫使布吕歇尔把部署在南面防线上的装甲部队抽调出来,为我们放在伊拉克的第二战斗单位留出进攻的空当。”

    袁晨皓立即锁紧了眉头,因为他没办法反驳裴承毅的分析。

    “当然,你说得没错,我们绝对不能错过这个今后肯定碰不到的机会。”裴承毅淡淡一笑,说道,“如果凌云霄威风不减当年,能够一口气冲出两百千米,杀到盖瓦什,就能迫使布吕歇尔在援军到达前做出调整。对我们来说,这绝对是最好不过的结果。问题是,出现这一局面的可能性并不大。不是我不相信凌云霄的才能,也不是我怀疑第一战斗单位的突击能力,而是你开始说的,基础条件太糟糕,我们的战术空运力量又无法及时部署到位,进攻肯定不会太顺利。在此情况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开辟第二战线。”

    袁晨皓微微点了点头,神色并没放松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