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六十三章 想当将军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六十三章  想当将军

    4月27日傍晚。cnn报道了来自可靠渠道的消息,阿根廷船队从马德普拉塔出发后并没向西南转向,也就是走靠近海岸线的近海航道,而是直接南下、直奔马岛。

    一时之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南大西洋。

    阿根廷当局不是疯了,就是胸有成竹,不存在第三种可能。

    毫无疑问,没有人相信前一种可能。

    在报道阿根廷船队的消息时,cnn以“相关报道”的方式,宣称正在指挥阿军作战的不是阿根廷将领,而是来自共和国、在半岛战争与印度战争中率领共和**队击败了美韩联军与印军的裴承毅陆军上将。虽然cnn的报道只有一句话,但是这句话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裴承毅去了阿根廷不假,可是之前没有新闻媒体宣称是裴承毅在指挥阿根廷军队作战。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cnn在报道这条新闻后,没做太多评价。按照cnn的惯例,只要抓住了共和国的把柄,肯定会穷追猛打,没有新闻也要制造点新闻出来。如果cnn的报道属实,即裴承毅越俎代庖,以军事顾问之名行军事统帅之实,就算没有证据。拿共和国没有办法,也应该大做文章,让阿根廷当局下不了台。别的不说,搞了20年的国防现代化,每年花掉纳税人的几百亿税收,阿军竟然没有人能够指挥这场战争,需要请其他国家的将军代劳,阿根廷当局就得给民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问题是,在其他新闻媒体拭目以待的时候,cnn并没穷追猛打。

    局外人不明白,裴承毅不可能不明白。

    说直接点,cnn在这个时候报道这条消息,只能说明美国与英国的情报机构都无法肯定是不是裴承毅在指挥阿军作战,因此想通过新闻媒体来试探阿根廷当局,从阿根廷当局的反应中判断真相。

    根据这一情况,裴承毅当即就联系了塞隆,希望阿根廷能够稳住气。

    可以说,在西方新闻媒体需要新闻、而且没有新闻都能制造新闻的情况下,阿根廷当局的最佳反应就不做出任何反应,用“冷处理”的方法对付cnn的挑衅,让西方新闻媒体自己去猜测。

    当然,主战场不在舆论界,而是在南大西洋上。

    与新闻媒体一样,进入27日夜间,裴承毅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南大西洋上。

    为了确保及时准确的收到消息,裴承毅不但联通了军情局,还把华剑锋叫了回来。

    此时。南大西洋的海面下,几艘潜艇正在进行悄无声息的较量。

    主角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快速”级攻击潜艇,也不是阿根廷海军的电动潜艇,而是刚刚抵达的“蝠鲼”号攻击潜艇。

    在这艘水下排水量达到42吨的庞然大物的指挥中心里面,肖靖波上校正目不转睛的看着战术屏幕上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在他周围,几名军官与士官各司其职,一面得心应手的控制着潜艇,一面耐心等待艇长下达命令。

    其实,肖靖波并没考虑与英国潜艇交战的事情。

    随着张雪峰在印度战争之后离开一线部队,按照刘海峰的安排,去南亚战区当了海军指挥官,肖靖波成了共和国海军的“头号艇长”。事实上,肖靖波也想“转行”,因为以他的年纪,再在一线部队呆下去,要么以上校艇长身份光荣退役,要么到战略潜艇上过几年安稳日子,不可能获得提拔。问题是,“转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晋升与提拔本身就僧多粥少。10个上校中才有1个能够成为准将。虽然以肖靖波的背景,依靠他父亲的影响,当个准将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从进入潜艇部队的那一天开始,肖靖波就没有打算依靠父亲的影响,不然也不会在潜艇部队一干就是20多年。

    爬不上去,只能留下来。

    其实,肖靖波没能像张雪峰那样去战区司令部任职,不是上面有意为难他,因为在印度战争结束后,林啸雷不但替海军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晋升名额,还根据王元庆提出的第三次军事改革,对海军的人事安排做了调整,所有出色的年轻军官都获得了提拔,留给肖靖波的位置是太平洋战区海军指挥官。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平洋战区的海军指挥官比南亚战区的海军指挥官吃香得多。林啸雷这么安排,与肖靖波的父亲有很大关系,因为在林啸雷加入海军的时候,共和国海军司令就是肖靖波的父亲肖光凯。

    肖靖波没能去成太平洋战区,只能说他运气不好。

    第三次军事改革开始后,按照林啸雷的安排,先把张雪峰送到南亚战区去,再安排肖靖波的位置,避免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的麻烦。结果张雪峰前脚刚走,“蝠鲼”号的艇长就在回家探亲的时候遭遇车祸。因为“蝠鲼”号的海试工作还没全部完成,所以海军需要给这艘潜艇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艇长。按照林啸雷的安排,最理想的人选不是肖靖波,而是与华剑锋一同参与了“剑鱼”号的海试工作,并且指挥过“剑鱼”号的乐家成上校。不得不承认。肖靖波的运气确实不好,林啸雷还没来得及签署人事任命书就接到去总参谋部主持工作的调令,而接替林啸雷主持海军工作的是华剑锋。乐家成与华剑锋的关系不用多说了,在华剑锋的安排下,乐家成去了海军司令部的后勤装备处。这下,最有“资格”去“蝠鲼”号的就是肖靖波上校了。其实到这个时候,肖靖波还有回旋的余地,毕竟共和国海军从不缺乏优秀的潜艇艇长,而且林啸雷铁定是下任总参谋长,他又是华剑锋的老上司,让华剑锋改变人事任命只是举手之劳。林啸雷确实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给华剑锋打了电话,让华剑锋考虑派其他人去“蝠鲼”号。也就是这个时候,军情局插手此事,在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情况下让肖靖波成了“蝠鲼”号的第二任艇长。

    头两个月,肖靖波的情绪很低落。

    虽然没人否认“蝠鲼”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击潜艇,能够成为“蝠鲼”号的艇长是任何一名潜艇兵的梦想,但是肖靖波已经过了有梦想的年龄段,不再是才从潜艇学院毕业的新兵,而是40多岁的“老家伙”了。对上校军官来说,如果不能在50岁之前成为准将,那就意味着永远都当不上将军。

    肖靖波不想跟谁比,可他是军人。没有军人不想成为将军。

    俗话说得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个月前,肖靖波还在犹豫要不要找关系调到别的部门去的时候,一个姓李的军情局官员找到了他。虽然对方没有表明身份,只称自己是军情局的官员,但是肖靖波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一下就猜出了对方的身份。与这位李姓高官谈过话之后,肖靖波才改变了跳出潜艇部队的决定,因为对方承诺,在他再次回到潜艇基地的时候。等待他的除了海军准将的军衔之外,还有海军潜艇司令的职务。

    这可不是讨价还价,肖靖波也没有讨价还价。

    3月的最后一天,肖靖波率领“蝠鲼”号离开了榆林港,踏上了前往印度洋的征途。

    对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击潜艇来说,去印度洋只是借道。虽然印度洋上有多处美国的海军基地,比如位于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以南大约1300千米的迪戈加西亚、位于曼德海峡(红海与亚丁湾之间)南面的吉布提、以及澳大利亚西北的达尔文,但是印度战争后,随着“北岸国家”(泛指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也门、苏丹等位于印度洋北岸的国家)先后加入以共和国为首的集约集团,或者与共和国签订双边同盟条约,印度洋已经成为共和国的印度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根本无力在印度洋与共和国争夺霸权。对美国来说,真正的根基在北大西洋,而共和国与美国的斗争中心在太平洋。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的所有航母战斗群、百分之八十的水面战舰与百分之七十的潜艇都部署在太平洋方向上,仅在印度洋部署了少量作战力量。“蝠鲼”号在2037年初正式加入作战序列之后,也一直在西太平洋活动。如果不是为了特别的目的,共和国海军没有任何理由将“蝠鲼”号派往印度洋。

    到底是什么目的?

    潜艇出港前,肖靖波都不清楚,只知道以联合演习的名义执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直到4月10日,肖靖波才收到潜艇司令部发来的命令与密码,从通信中心的保险柜里取出了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也直到这个时候,肖靖波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印度洋,而是遥远的南大西洋。

    接下来几天内,“蝠鲼”号参加了集约集团内部的联合演习。

    4月14日,“蝠鲼”号在顺利完成了几个演习科目之后,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悄悄的离开了位于孟加拉湾的演习海域,踏上了前往南大西洋的征途。

    虽然肖靖波不像另外几位战功卓著的潜艇艇长那么张扬,但是他没有错过证明“蝠鲼”号强大性能的机会。南下途中,“蝠鲼”号靠近迪戈加西亚的时候故意降低速度,直到发现了一艘同样从演习海域南下的美国潜艇才再次提速,利用速度优势与强大的静音性能,多次逼近美国潜艇,甚至绕着美国潜艇转了几圈。直到玩腻了,觉得没多大意思。肖靖波才放过了那艘一直蒙在鼓里的美国潜艇。虽然从搜集到的数据看,那是一艘服役近20年的“弗吉尼亚”811级攻击核潜艇(从ssn811号开始,采用了更先进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因此被称为“弗吉尼亚3”级,或者811型),性能连“海豚”级都比不上,但是“蝠鲼”号在跟踪美国潜艇的时候做的很多动作在以往根本不可想象,比如从对手侧面远去,把噪音最大的艇尾对准被动声纳最集中的侧舷,在以往就是自寻死路,任何艇长都会竭力避免,“蝠鲼”号不但做了,还没被发现,足以证明其推进系统有多么先进。

    肖靖波没有得意忘形,因为他知道,玩弄一种即将被淘汰的潜艇根本算不了什么。

    虽然自从第四次印巴战争以来,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共和国的潜艇最厉害,美国的潜艇总是差那么一点,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潜艇的海军,美国海军不但拥有辉煌的潜艇战史,还拥有雄厚的基础。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电力**带来的技术飞跃,别说在短短20年内,就算50年、乃至100年,共和国的潜艇技术也不可能超过美国,还有可能被美国甩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