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二十八章  借题发挥

    收到总参谋长发来的第一道命令。裴承毅并没感到惊讶。

    木已成舟,在不可改变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最佳的解决办法不是回头纠正错误,而是缩小错误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缩短错误的持续时间。以裴承毅对元首的了解,收到项铤辉的命令前,他就知道元首会让前线指挥部加快攻打加尔各答的作战行动,而不是立即停止进攻。

    只不过,收到项铤辉发来的第二道命令时,裴承毅就有点不理解了。

    安排孟加拉国的记者前往占领区采访得到共和**队帮助的孟加拉人,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就算没有项铤辉吩咐,裴承毅也会做同样的安排,因为将由孟加拉国陆军负责西孟加拉邦的占领工作,孟加拉国的记者迟早会前往安置孟加拉人的难民营,与其让孟加拉国陆军获得人情,还不如积极主动一点。

    问题是,项铤辉竟然让裴承毅降低在阿萨牟邦、梅亚加拉邦等地的行动强度。

    显然,这与之前制订的战役计划背道而驰。

    按照裴承毅的安排,加尔各答的作战行动结束之后,39军就将借道孟加拉国前去对付印军东北集团军群。协助27军打完东线战场上最后一场大规模歼灭战。如果一切顺利,也是缅甸按承诺出兵,裴承毅就能在转战西线的时候,把27军带过去,同时让39军南下支援36军与37军。

    如果按照项铤辉的命令行动,不但缅甸不会及时出兵,还将至少拖住1个军的兵力。

    没花多少时间,裴承毅就明白了项铤辉这道命令的目的,他甚至猜到,下达命令的不是总参谋长,而是元首。

    当然,这不是一道以军事行动为目的的命令,而是一道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命令。

    把袁晨皓叫来后,裴承毅调整了27军与39军的作战行动。

    “驻守主要交通线?”袁晨皓也非常惊讶,“虽然27军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在不派遣39军的情况下,仅仅驻守主要交通线,不可能按照计划歼灭东北集团军群,说不定27军还得一直留在东线战场上。”

    “有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袁晨皓迟疑了一下,问道,“这是上面下达的命令?”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项总下达的命令,但是多半是元首吩咐的。”

    “元首?”袁晨皓立即皱起了眉头。

    “除了控制主要交通线,27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裴承毅长出口气,说道,“按照项总的意思,39军攻占加尔各答之后。将再次返回孟加拉国,控制孟加拉国北部地区通往印度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阻止印军进入孟加拉国境内。”

    “这么做,还不如让39军参战。”

    “问题就在这里。”裴承毅呵呵一笑,“知道这一部署的目的吗?”。

    袁晨皓摇了摇头,表示不明白。

    “不是为了歼灭东北集团军群,而是让东北集团军群狗急跳墙。”

    “什么意思?”

    “印度东北集团军群早就与外界失去联系,仅靠囤积的作战物资最多坚持几个月。如果封锁到位,等到几十万印军为吃喝发愁的时候,谁能保证没有人做出蠢事?”

    “你是说……”

    “知道元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安排吗?”。

    袁晨皓又摇了摇头,要知道,他也不会问了。

    “我们在加尔各答犯了一个错误,给国家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你是说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那次轰炸行动?”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收到项总的第一道命令,也就是让我们加快进攻速度,尽快攻占加尔各答的那道命令时,我就认为元首正在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想,如果加尔各答的战斗拖下去,39军的战斗伤亡将急剧攀升,到时候谁也不能保证我们不会再次投下几枚特种炸弹。实际上,即便按照原先的计划攻占加尔各答。为了尽量减少伤亡,我们仍然会使用特种炸弹。如此一来,战斗拖得越久,麻烦就越大。越快结束战斗,我们使用特种炸弹的时间就越少,引来的麻烦也就越小。”

    袁晨皓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只不过,当时我没有想得太周全,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什么?”

    “错误已经铸成,肯定要解决,是不是?”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反应了过来。

    “怎么解决呢?肯定不是与那些蓄意要给我们制造麻烦的美国记者打嘴仗,这样的事情是越抹越黑,针锋相对的干起来,只能让对手得到便宜,我们却愈发被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引开国际舆论,让关注这场战争的人把目光转到别的事情上去。项总让我们为孟加拉国记者提供便利,并且重点照顾那些受到印度迫害的孟加拉人,就是针对这件事情。”

    “这可以理解,全世界都知道印度为了镇压孟加拉族的自治运动,无所不用其极。”

    “可是这还不够,因为孟加拉族只要求获得自治权,而且一直采取非暴力抵抗,对印度政府的镇压行动逆来顺受,并没有走上极端主义路线。”

    “也就是说……”

    “这还不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为我们确实在加尔各答制造了人道主义灾难。”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说道,“能让世界舆论忘记那些被炸死的加尔各答平民,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世界舆论发现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纵容印军东北集团军群对付阿萨姆独立游击队?”

    裴承毅点了点头。见到袁晨皓明白了过来,就没再多说什么。

    袁晨皓暗暗一惊,说道:“虽然这么做可以引开国际舆论,但是稍不注意,我们就会受到牵连,到时候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所以我们不能参与,还得逼着印军采取行动。”

    “什么意思?”

    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让39军返回孟加拉国,切断印军进入孟加拉国的通道,等于消灭了印军的最后一点希望。让27军控制主要交通线,等于将印军东北集团军分割了互不相连的几支部队,使印军失去统一指挥。走到这一步,只需要做好最后一件事情,要不了多久,印军就会自乱阵脚,在肚皮的驱使下做出足以改变国际舆论的蠢事。”

    袁晨皓猛的一惊,说道:“你是说,轰炸印军物资仓库?”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只要能够消耗掉印军的物资,特别是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就能迫使印军向当地民众征粮。毫无疑问,包括阿萨姆游击队在内的独立运动组织会趁此机会拉拢民众,给印军制造麻烦。即便退一万步。阿萨姆游击队也受到影响,无法对印军构成威胁,在物资极端紧张的情况下,原本就不太在乎中央政权的民众会与军队分享仅有的生活物资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印军的征收就将变成掠夺,抵抗再所难免,镇压行动也在所难免。在争取生存权的极端情况下,不管是抵抗的民众,还是镇压的军队,都有可能失去控制。”

    “灾难就会发生,国际舆论就会把注意力转向印度东北地区。”

    裴承毅没多说什么。因为这是必然结果。

    “问题是,印军早已分散,物资也分发到了各级作战部队,有可能消耗掉印军的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吗?”。

    “当然有可能,只是比较麻烦。”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不太赞同裴承毅的观点。

    “虽然没有获得太多的相关情报,但是根据我对印军的了解,物资肯定不会分发到基层部队。”裴承毅拿起香烟,说道,“战争爆发后,我军在地面战场上第一轮行动就是攻占西里古里,切断东北地区与印度后方的联系,完成对东北集团军群的分割包围。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印军早就针对这一情况做了部署,不然不会在东北地区囤积大量军事物资,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按照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印军东北集团军会集中管理包括基本生活物资在内的主要军事物资,然后以配给的方式分发给各级作战部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浪费军事物资,坚持到援军到达的时候。当然,为了避免遭到轰炸,印军会将集中管理的军事物资分散部署在各处地下仓库。如果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没有错,光是用来储存面粉与大米的物资仓库就有一百多处,而且全部设在山体里面,无法确定所有仓库的准确位置。”

    “也就无法将其全部摧毁。”

    “需要全部摧毁吗?”。

    “如果不摧毁,怎么……”袁晨皓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明白了?”

    “不是很明白。”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所谓狗急了都要跳墙,真要炸掉了印军的所有仓库,恐怕东北集团军群将上下一心,不顾一切的突破我们的防线。不管是流窜到孟加拉国境内,还是流窜到缅甸境内,后果都不堪设想。我们要做的,只是炸掉部分物资仓库,让东北集团军群的有理由让部下相信,物资已经非常紧张,需要从民间征收物资。又让印军主帅不用为肚皮发愁,决定耐心等待援军,或者与我们谈投降条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27军加强封锁,阻止印军将剩余物资分到各级作战部队。基层部队的官兵填不饱肚皮,又没有收到突围的命令,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在地方寻找粮食。走到这一步,就算印军主帅发现了问题,也无法阻止基层部队的劫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