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龙腾九天 第四十三章 和平利用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卷十  龙腾九天  第四十三章  和平利用

    片刻迟疑之后,莫洛万做出了决定。

    提前起飞的侦察机首先向马六甲海峡方向前进,担任前进搜索任务。原本应该为攻击机群提供指挥与引导的3架ev-22c转向前往马六甲海峡,协助侦察机执行搜索任务。为了掩护预警机,莫洛万派出了12架f-46i战斗机。之前那些挂好了反舰导弹,已经被送上飞行甲板的f-46i全部被送入机库,用来护航与留下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f-46i提前起飞,加强舰队防空,3艘航母各派出了20架防空战斗机。

    很明显,莫洛万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

    马六甲海峡并不宽敞,最窄的地方只有数十千米,最宽的地方也不过200多千米,别说ev-22c这类舰载预警机,就算是舰载侦察机也能监视搜索整个海峡。只要找到了中国舰队,就让攻击机群立即出发。不管结果如何,必须抢在中国舰队之前发起攻击。

    莫洛万的计算非常准确,做数学题的能力还算不错。

    按照之前收到的情报,攻击西部舰队的中国战斗机在250架以上,相当于10个舰载航空兵大队,而6艘大型航母总共只有18个舰载战斗机大队。也就是说,中国舰队出动了半数已上的战斗机攻击西部舰队。除掉用于舰队防空的战斗机,中国舰队剩余的战斗机不可能对东部舰队构成威胁。

    由此,莫洛万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舰队派去攻击西部舰队的战斗机很可能在300架以上,其中担任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在250架左右,另外还有50架以上的护航战斗机,不然不可能在战斗开始时就干掉西部舰队的所有防空战斗机。由此可以断定,中国舰队用所有力量攻击了西部舰队。

    在莫洛万看来,这一推论完全在情理之中。

    战斗开始不久,中国潜艇伏.击了西部舰队。显然,中国潜艇早就发现了西部舰队,从而使中国舰队掌握了西部舰队的行踪。在没有找到东部舰队的情况下,中国舰队肯定会集中力量干掉西部舰队。为了保险起见,中国舰队肯定会留下充足的防空战斗机。用三分之二的力量发起攻击,用三分之一的力量防守,正好符合海战规律。

    得出这一结论之后,莫洛万的战.术思想就非常明确了。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在新德里.时间22点15分左右遭到轰炸,西部舰队则在大约半个小时后遭到攻击。很明显,中国舰队首先用三分之一的力量摧毁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军事设施,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才对西部舰队发起攻击。攻击西部舰队的行动在新德里时间22点55分左右结束。如果不出所料,攻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舰载战斗机将在新德里时间23点15分之前返回中国舰队,在23点45分之前起飞执行舰队防空任务;攻击西部舰队的舰载战斗机则在31日凌晨0点前回到舰队上空,用大约1个小时完成下一轮攻击的准备工作,在1点30分之前升空集结;如果中国的舰载侦察机能在此期间找到东部舰队,其攻击机群将在2点45分左右发起攻击。

    收到费尔南德斯的命令是新德里时间23点30分左右。

    也就是说,莫洛万还有3个多小时用来寻找与攻击.中国舰队。准确一点,只要能在新德里时间31日凌晨1点前找到中国舰队,莫洛万就能及时派出攻击机群,在中国的攻击机群到达之前向西北方向撤退,并且做好舰队防空工作。即便无法干掉中国舰队,也能用一次攻击重创中国舰队。到时候再撤入孟加拉湾腹地,也能避免遭到打击。

    由此可以看出,莫洛万还有1小时30分钟的搜寻时间。

    f-46i在执行半径为1500千米的侦察任务时,能够全程以1.8马.赫的速度飞行,总共只需要45分钟就能完成侦察任务。即便是ev-22c,也能在1个小时后到达马六甲海峡东南部海域,完成对整个海峡的搜索任务。剩下的30分钟,足够3艘航母各派出至少48架舰载战斗机。

    莫洛万在计算,远处的华剑锋也在计算。

    与莫洛万不同的是,华剑锋没有犹豫,也没有根.据“猜测”安排作战任务。

    北京时间31日凌.晨1点55分,也是莫洛万收到费尔南德斯的命令前不久,华剑锋收到了侦察机发回的报告。

    终于找到印度东部舰队了。

    与海军司令部制订的“丙计划”中预测的情况几乎完全一样,印度东部舰队没有跟随西部舰队南下前往巽他海峡,而是留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西面。

    华剑锋没有耽搁任何时间,立即让杨晋杰安排航空作战行动。

    让人有点意外的是,华剑锋让杨晋杰首先安排的不是攻击任务,而是舰队防空。

    这不难理解,在华剑锋看来,侦察机发现了东部舰队,那么东部舰队也发现了侦察机。

    事实上,莫洛万并没有发现那架在小安达曼岛上空转向,也就是发现了印度东部舰队的侦察机。

    不是莫洛万粗心大意,而是技术与战术上的限制,让他犯了错误。

    当时,执行舰队防空警戒任务的只有2架ev-22c(还有1架升空巡逻的ev-22c没有启动雷达),舰队里的防空战舰并未启动远程对空搜索雷达。ev-22c的相控阵雷达工作在l波段,电磁波无法穿透大气层顶部的电离层,也就无法被太空中的电子侦察卫星发现。隶属于东部舰队的几艘防空战舰的远程警戒雷达则工作在频率更低的波段,只要雷达启动,就能被电子侦察卫星发现。印度战舰的雷达工作频率不是什么秘密,中国肯定调整了电子侦察卫星的轨道,只要战舰暴露行踪,东部舰队就暴露了行踪。以电子侦察卫星的定位能力,足以为中国舰队提供必要的引导信息。印度海军有明文规定,在派遣了舰载预警机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确定的空中威胁,就不能使用战舰上的防空警戒雷达。

    如果面对的是普通目标,ev-22c足以担负起舰队防空警戒任务。

    只不过,这次ev-22c遭遇的是j战斗机。

    虽然空军的轰炸机已经摧毁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防空警戒雷达,但是杨晋杰在安排侦察任务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12架侦察机在距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还有350千米的时候就抛掉了外挂副油箱,距离150千米时启动了主动电磁干扰设备。如此一来,ev-22c对j的最大发现距离不会超过200千米,甚至不到150千米。而东部舰队的2架ev-22c执行的是舰队防空警戒任务、距离航母不会超过100千米,东部舰队距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有300千米。j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对“尼米兹”级这类没有任何隐身措施的航母的最大探测距离超过350千米。由此可以得知,j现印度东部舰队的时候,ev-22c还没有探测到j。杨晋杰没有让侦察机冒险,明确命令发现印度东部舰队之后,立即转向返航。

    正是如此,当j转向飞走的时候,莫洛万根本不知道其行踪已经暴露。

    这一点,充分暴露出了ev-22c的弱点。如果印度舰队携带的是美国海军的4舰载预警机,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因为4在升限为11000米的情况下,对j的最大探测距离接近300千米,即便在航母上空巡逻,也能发现出现在小安达曼岛上空的j战斗机,从而发出警报。

    更要命的是,正在赶往马六甲海峡的那些印度战机也没有发现返航的侦察机。

    f-46i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其火控雷达处于对海搜索工作模式,对空探测能力非常有限。如果需要前往高危海域执行侦察任务,f-46i甚至不会使用火控雷达,而会使用携带的电子侦察吊舱,以被动的方式接受战舰发出的电磁波,以及用光学侦察吊舱,搜寻战舰发出的红外辐射。在此情况下,f-46i更不可能发现空中的敌机。

    前出执行侦察任务的ev-22c在进入马六甲海峡之前没有启动雷达。一是为了避免过早发出电磁辐射,被海峡内的中国战斗机发现,从而遭到中国舰队防空战斗机的攻击。二是没有这个必要,只要中国舰队在海峡里面活动,进入海峡后再启动雷达,也能及时发现中国舰队。三是延长侦察时间,因为ev-22c的相控阵雷达的持续工作时间不到4小时,如果发现了中国舰队,还得为后面赶到的攻击机群提供引导信息,持续作战时间很有可能在4个小时以上。

    更重要的是,12架j没有按照原航线返航。

    因为侦察机在战争爆发前出发,所以可以从超低空通过马六甲海峡最狭窄的海域。战争爆发之后,已经到达新加坡的美国第七舰队肯定不会什么都不做,就算不会帮助印度海军对付中国舰队,也会启动雷达,做印度舰队的眼线(后来证明,美国第七舰队的防空巡洋舰确实启动了对空搜索雷达,严密监视出现在海峡内的飞行器)。j能够骗过印度舰队的预警机,却不见得能够避开美国舰队的预警机。设计航线的时候,杨晋杰不但考虑到了这一点,还做好了安排。所有j不但携带了外挂副油箱,还携带了内挂副油箱(挂在弹舱内的副油箱),从而将航程提高了1500千米。返航的时候,所有侦察机都借道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先进入泰国湾,再沿着马来半岛东部海岸线南下,最终返回舰队。虽然这条航线多出了大约1000千米的航程,但是能够确保侦察机安然无恙的返回,更能保证舰队行踪的隐蔽性,不至于过早暴露。

    发现了印度东部舰队,并没让华剑锋感到轻松。

    只需要拿圆规在海图上比划一下,就能测出印度东部舰队与共和国舰队的距离。

    实际上,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把侦察情报输入计算机,就能得到答案。

    直线距离2200千米,如果需要避开马来西亚与泰国,单向航程在2400千米左右。

    不是太近,f-46i在不考虑空战的情况下对海攻击半径不会超过1500千米,算上空射反舰导弹大约500千米的射程,仍然差了几百千米。j与j-17b的情况也差不多,基本上不可能单独完成攻击任务。

    不是太远,如果能够得到加油机的支持,f-46i、j与j-17b都能在满载的情况下发起攻击。

    防御方面,华剑锋不得不考虑两个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