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三十章 两手都硬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三十章  两手都硬

    7月29日,史塔克到达新德里。

    这位五角大楼的“新星”乘坐的专机还没到达甘地-尼赫鲁国际机场,军情局就收到了消息,李存勋立即赶往元首府,向王元庆汇报情况。

    密切监视美国高层的一举一动,是王元庆亲口向李存勋下达的命令。

    虽然史塔克离“高层”还差那么一点,但是他与杜奇威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在此之前与杜奇威一同前往白宫,其新德里之行的意义肯定非同凡响。

    “史塔克?”王元庆听完基本情况介绍,皱起眉头说道,“他不过是个上校军官,就算与杜奇威有密切关系,也不能说明什么吧?”

    李存勋笑了笑,没有急着开口。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美国关注印度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王元庆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香烟,给了李存勋一根,再给自己点上,说道,“事到如今,如果美国仍然无动于衷,我们才应该担心。”

    “不同的是,史塔克临行前去.了白宫。”李存勋点上香烟,说道,“更重要的是,与杜奇威、史塔克会面之后,布兰迪诺开始游说国会议员。具体的情况还不太清楚,要过几天才能收到更确切的消息。只是这些事情同时到来,肯定不寻常。”

    “你是说……”

    “布兰迪诺很有可能做出了某个决定。”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他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

    李存勋暗自叹了口气,这也是他心里的疑问。

    布兰迪诺住进白宫之后,美印.关系明升暗降,虽然其某些政策被美国的政客说成“卖国行为”,但是包括王元庆在内的共和国高层非常重视这个纽约州的“民主党野小子”,认为布兰迪诺不但修正了前面数任政府犯下的错误,还为美国找到了全新的发展方式。布兰迪诺就职的时候,王元庆就吩咐军情局,一定要重视这个让民主党在大选中起死回生、获得半数以上选民支持的总统。当时王元庆就预测,布兰迪诺将在2年内改变美国的基本政策,兑现大选承诺。事实证明,王元庆的预测非常准确。2年下来,布兰迪诺不但兑现了承诺,还赢得了广泛支持。

    布兰迪诺表现得越优秀,王元庆越重视。

    2年前,也就是布兰迪诺住进白宫不到半年,王元庆.就让李存勋提供了美国新任总统的全部资料,花了一周的时间仔细研究。2033年底,王元庆在高层大会上否决了提高复合蓄电池出口级别与扩大“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组织”(在“技术换产品一揽子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成立的以共和国输出可控聚变核电站的国际合作组织)的提议,明确要求加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这样做等于让共和国.从战略扩张走向战略收缩。

    仅仅过了1年,当布兰迪诺再次向国会申请数万.以美元的基础建设经费,重点建设国家基础电网的时候,包括李存勋在内的众多共和国官员才明白元首为什么要对美国实施技术封锁。新一代电网所需的基础技术与复合蓄电池、可控聚变核电站一样,都以具有常温超导性能的催化金属氢为主要材质。虽然美国在复合蓄电池与可控聚变核电站上取得突破,但是其催化金属氢的生产技术非常落后,其第一代可控聚变核电站甚至使用了只有在10大约零下164摄氏度)才具备超导性能的导电材料。共和国对美国进行技术封锁,不是害怕来自美国的竞争,毕竟市场上广泛使用的4到8级复合蓄电池除了共和国能够生产之外,美国与欧洲(法德意三国)都能生产,俄罗斯也开发出了4级复合蓄电池,民用级别的超导技术已经不存在多少秘密。王元庆要做的,就是消耗美国的国力,让美国在国家基础建设上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削弱美国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

    这么做的意义.有多大,外界不清楚,李存勋却非常清楚。

    因为催化金属氢的生产技术不成熟,所以美国在建设国家基础电网的时候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使用相对落后的高温超导材料,二是扩大催化金属氢的生产规模。前者能够有效降低基础建设的成本,但是存在“重复建设”的弊端,等到美国在10年或者20年后掌握了催化金属氢的生产工艺,还得重新建设国家基础电网。后者能够一次到位,但是投入的资金将非常惊人,按照军情局估计,如果建设规模与共和国的国家基础电网相当,美国投入的资金将是共和国的10倍以上。

    不管怎么选,美国都要在基础建设上耗费更多的国家实力。

    虽然共和国加强技术封锁,无法杜绝美国获得催化金属氢的基础技术,但是能够延迟美国掌握关键技术的时间,拖延美国的基础建设进度。只要拖上几年,布兰迪诺政府就将遇到**烦。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元庆把布兰迪诺当成了真正的敌人。

    美国大搞基础建设,可以说是共和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很清楚布兰迪诺此举的用意。如果上台的不是布兰迪诺、而是某个来自共和党的总统,或者布兰迪诺上台之后并不重视基础建设,美国肯定会在新一轮产业**中败下阵来,失去与共和国对抗的本钱。

    布兰迪诺抓住了关键问题,也找到了解决办法。

    支持印度牵制共和国救不了美国,与共和国直接对抗救不了美国,拉拢西方国家也救不了美国,真正能够救美国的正是基于国家基础建设的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在新一轮产业**中的技术实力。

    在大搞基础建设的背景下,布兰迪诺悄然调整对印政策,提前“收割”既得利益,既是其基本政策的延续,又是其对外政策的表现。

    调整政策不等于放弃印度,走出困境之前,美国不会放弃印度。

    回到现实问题,布兰迪诺或者杜奇威让史塔克前往新德里,肯定会为印度打气,让印度下定应战的决心。

    问题是,史塔克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美国总统?

    想到这,李存勋长出口气,朝王元庆看了过去。

    接触到李存勋的目光,王元庆笑了笑,说道:“想明白了?”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布兰迪诺派了个上校去新德里,美国肯定不会参战。如果美国打算参战,即将到达新德里的就不是史塔克,而是国务卿或者国防部长。史塔克是杜奇威的心腹,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杜奇威,所以美国不会完全抛弃印度。由此可见,布兰迪诺很有可能在战争期间为印度提供全面军事援助,甚至拿美军的武器去武装印度军队,但是美国绝对不会参战。”

    “你说得没错,这就是布兰迪诺做出的决策。”

    “可是……”李存勋微微迟疑了一下,说道,“布兰迪诺早不做、晚不做,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支持印度,总有点亡羊补牢的嫌疑。”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王元庆笑了起来,说道,“如果布兰迪诺在此时向印度提供全面军事援助,他要么是彻头彻尾的傻蛋、要么是绝顶聪明的高人。”

    李存勋朝元首看了过去,似乎不太明白元首这番话的意思。

    “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布兰迪诺的立场上看印度。”王元庆换了个坐姿,说道,“对美国来说,印度要么是不可否缺的盟友,要么是某个完全不相干的国家。到底是哪种角色,不由印度与我们的关系决定,也不由印度的实力决定,而由美国的基本国策决定。从贾培尔开始,美国历任总统都将我们当作除之而后快的敌人,竭尽全力封锁绞杀,妄图将我们打回原始形态。在这条道路上,美国走了二十年,没有获得多少好处,反而尝到了不少苦头。布兰迪诺上任之后,美国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虽然在国际社会上,美国仍然以西方国家老大的身份与我们对抗周旋,但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美国已经做出了让步,而且是非常明显的让步。毫无疑问,布兰迪诺把重点放在国内,完成了由韦斯特伍德开始的战略转型。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在关键领域追上我们、跟上时代步伐、完成产业**,获得继续与我们对抗的资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既要增强自身的实力,又要拖住我们的步伐。增强自身实力方面,布兰迪诺选择了最正确的道路。为了牵制我们,布兰迪诺别无选择,必须让印度发挥关键作用。最重要的是,美国绝不能卷入南亚战争,不能向印度做出任何保证,更不能在南亚问题上丢掉国际声望,从而对其他盟国产生影响。”

    李存勋微微点了点头,王元庆的分析非常到位。

    “如果前面的分析成立,那么布兰迪诺在两年前就开始为这场战争做准备了。”王元庆长出口气,说道,“给火热的美印关系降温,提前在印度收获成果,正是美国准备从印度撤退的明显征兆。当初,美国只同意向印度出售由海军研制的舰载战斗机,而没有向印度出售由空军研制的战斗机,正是不希望陷得过深。设想,如果战争爆发,由美械武装起来的印度军队再次惨败,美国的颜面何存?在军售上有所保留,就算印度输得再惨,美国也有理由让其他盟国相信,输掉的不是美制武器装备,而是印度军队。当然,这只是个开始。随着战争临近,美国必须有所表示,毕竟印度是美国的盟国,是美国在南亚与印度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不管印度能否在战争中取胜,美国都要像对待最亲密的盟国那样对待印度,才能让其他的盟国继续信任美国。既然不能派兵参战,美国能做的就是为印度提供武器装备、军事情报等军事援助。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可以肯定,布兰迪诺已经对印度失去了信心,断定印度将再次惨败。”

    王元庆分析情况的时候,李存勋也在迅速思考。

    “元首,照你这么说,布兰迪诺断定印度会战败,又向印度提供支援,仅仅是为了巩固美国在同盟集团中的地位,以及削弱我国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