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积怨 第四十二章 顺大流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月19日,北京时间22点30。

    接到蔡中凯的电话后,郭铭推掉了晚上的工作会议,吩咐秘书在“总统府”大门外等着蔡中凯,不要让其他人进来。郭铭知道,蔡中凯不会无缘无故打电话来,更不会没事在半夜登门拜访。

    虽然郭铭的名声并不响亮,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是能够成为中华民国“总统”,郭铭也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经过20纪90年代与211世纪前几年的风风雨雨之后,随着蓝营在200年的大选中击败绿营,再次掌握政权,台海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准确的说,不是蓝营执政使台海关系发生变化,而是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台海关系。想当初,使台海关系恶化,让民进党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变为执政党、岛内政局出现两极分化的也正是蓝营的缔造者。

    作为一个仅有20c0万人口的“地区”,台湾的命运从来不由执政者决定。

    20纪50年代,如果不是爆发鲜战争,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根本不会出现两岸问题,被赶到台湾的政权早就烟消云散了。

    美国能够救台湾,也能毁灭台湾。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需要与共国共同应付金融危机。上台执政的民主党总统不但没有像以往那样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对共和国指手画脚,还在台海问题上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让步,比如取消向台湾出售f-16cdd战斗机。受金融危机影响新掌握政权的尽力缓和两岸关系,希望借助大陆的帮助战胜困难。

    金融危机结束时,两岸关系不但大缓和,还在经贸领域取得长足发展。

    经济向不但能够影响政治走向。还能影响民众地态度。

    到郭铭当选“总”地时候。两岸实现和平统一已无悬念。悬而未决地只是统一地时间与统一地方式。顺应潮流发展郭铭也在两岸问题上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不但在非正式场合与大陆领导人进行会:。还在王元庆上台之后不久向大陆政府提出了实现和平统一地几个关键条件。比如大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不管郭铭有没有能力。他地见识并不差。

    大陆敢于在半岛战场上向美国叫板。肯定不会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有任何让步。大陆军队能够把美军打得落花流水。肯定有能力击败台湾军队。绿营地极端路线肯定走不通。只要大陆决心完成统一。台湾没有任何选择地余地。即便是以维持现状为目地地“拒统”策略也很难持续下去果台湾当局仍然拒绝进行统一谈判。迟早会迫使大陆采取极端措施。按照民间地说法。2049年将是解决两岸问题地最后期限。如果在此之前无法实现和平统一。大陆有足够地能力以其他方式完成统一。

    随着一个又一个对手倒下。大陆会把完成统一地最后期限延长到2049年吗?

    郭铭不会抱任何幻想。作为政治家。也不能有任何幻想。

    或许纪佑国有足够的耐心润东也有足够的耐心,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王元庆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恐怕谁也说不准。

    大陆军情局主动约见岛内社团领袖之后,郭铭意识到,王元庆正在采取行动。

    作为相对封闭的岛屿社会湾的社团组织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别的不说,每次大选管是蓝营、还是绿营,都会主动与社团改善关系用社团拉选票。同样的,上台执政之后管是蓝营、还是绿营,都会给予提供支持的社团一些回报,比如帮助打击敌对社团组织。

    郭铭不会忽视社团的影响力,更不会忽视大陆政府发出的信号。

    接下来的1天里,郭铭一直利用蔡中凯提供的消息采取行动。虽然郭铭没有放弃与大陆抗衡的努力,但是也没有打算与大陆背道而驰。全面权衡轻重之后,郭铭采取了模棱两可的策略。

    打击绿营社团实力,对付绿营,不管怎么看,对郭铭都有益无害。

    如果大陆想尽快实现统一,而台湾又无法抗拒,郭铭可以通过打击绿营的行动给大陆政权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从而在统一之后的台湾获得主导地位,维护自身、以及蓝营的利益。如果大陆并不打算尽快实现统一,则通过打击绿营势力为明年的大选打下基础,努力争取连任。虽然带有政治倾向的“治安行动”会使部分选民倒向绿营

    郭铭并不认为蓝营会因此输掉大选。只要控制了社团的数百万张选票将投给蓝营,加上与大陆关系密切的台商控制的数百万张选票,蓝营有很大的机会在大选中获胜。

    对于在狭缝中求生存的郭铭来说,讨好大陆是最理想的选择。

    随着南亚局势紧张,郭铭不但头昏目眩,还搞不清楚大陆到底想干什么。如果大陆的目的是实现两岸统一,为什么要在南亚政策上表现得如此极端,甚至摆出与巴基斯坦联手对付印度的态势?

    难道大陆准备用台湾做掩护,出兵收复藏南地区?

    局势越复杂,郭铭愈发小心谨慎。

    对他来说,已经有回头余地。在绿营高喊“政治迫害”,派遣朱伯昌前往华盛顿与东京求援的情况下,不管是继续前进、还是立即调头,郭铭都得提防绿营在极端情况下采取极端行动。

    为此,郭铭开始“清理”军;。

    绿营执政年,提拔了上千名将领。虽然郭铭前面的两位蓝营“总统”花了很大力气整顿军队,铲除了大批投靠绿营的将领,但是台湾军队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再为某个党卖命,将领的成分也非常复杂。

    无论如何,郭铭必须掌握好军队,才保证自身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