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半岛硝烟 第九十六章 现实利益

闪烁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四库书小说网 www.sikushu.net,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午,裴承毅回到总参谋部。『小说齐全更新超快』

    裴承毅没有看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没看报纸、上网,繁忙的指挥工作让他连吃饭睡觉都得“忙中偷闲”,哪有精力过问与作战行动无关的事情?

    韩军第1集团军宣布投降,使所有人都认为半岛战争即将结束。

    cnnn与半岛电视台非常“难得”的取得共识,认为柳宗纯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全国动员、与中国“血战到底”,要么立即投降、争取在谈判桌上结束战争。

    两家电视台在做局势分析时又得出了两个同样的结论:一是韩国即便进行全国总动员,都不可能扭转败局,最多赢得几天喘息时间;二是韩国不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在“和平统一”问题上向朝鲜妥协,中国不大可能以谈判结束战争。

    战局有这么简单吗?

    显然不大可能。

    飞回北京的途中,裴承毅收到了两条消息,一是赵润东已经批准总参谋部的人事晋升令、他即将成为共和国陆军准将,二是韩国通过泰国政府转达了停战意愿、共和国未就是否停战做出正面回答。

    晋升是小事,战争打完,裴承毅甚至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

    赵润东没在停战的问题上做出答复,表明高层领袖正在考虑是否应该继续打下去。

    虽然裴承毅与共和国高层地接触并不多。但是在他看来。王元庆地意见起了关键作用。

    在总参谋部工作多年。使裴承毅明白了一个道理。做战略决策时。政治家地出点与军人地出点有很大区别。打与不打。很多时候不由战争局势决定。而是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决定。虽然说军人不需要过问政治。但是优秀地军人必须懂政治。战争本身就是为政治服务。如果军人不能明白政治上地厉害关系。又怎么能够把握好战争走向呢?

    一路上。裴承毅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地好处有很多。至少数十万共和国将士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到亲人身边。不用继续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了。巨额战争经费也能节省下来。用于国家建设、或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谈判地弊端也不小。先是谁也不能保证能够几年之后能够“谈出”一个对共和国最有利地结果。其次敌人很可能利用谈判重新聚集力量、再次制造麻烦。最后是谈判不见得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打下去地问题也不少。好处是。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共和国本土安全息息相关地半岛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共和国地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向其他敌人展示共和国地强大军事实力。通过战争磨练共和队;坏处是。更多地共和人将永远留在异国他乡。战争支出会对共和国地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半岛地战后重建工作将为共和国增添一个承重地包袱。共和国地强硬立场会对外交产生恶劣影响。

    两害相权取其轻。

    打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地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共和国的利益。

    不同地人,有着不同的见解与选择。

    裴承毅非常聪明,仔细一想就知道王元庆主张打到底,顾卫民主张停战谈判。

    看清楚高层领袖的立场,裴承毅也就明白项铤辉叫他返回总参谋部的原因。

    名义上,裴承毅将以前线指挥官地身份向高层领袖介绍前两次战役的具体情况,分析战争局势。实际上,裴承毅的报告将对高层领袖的战略决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对共和国的未来政治局势产生影响。

    如果裴承毅在报告中强调继续打下去地必要,赵润东肯定会支持王元庆。相反,赵润东则会支持顾卫民。

    打还是不打,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

    裴承毅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支持王元庆,要么支持顾卫民。

    放在以前,比如让彭茂邦或项铤辉做出类似选择,要么旗帜鲜明地支持“鹰派”、要么不偏不倚的保持“中立”。

    裴承毅没有把问题看得这么简单,因为他是“少壮派”地代表人物。

    在外界眼里,共和国的“少壮派”是名副其实地“现实利益派”。不管是“少壮派”军官、还是“少壮派”文官,做决策时,先考虑的都是“现实利益”,不会像“老成派”那样先考虑信念与理想。

    支持谁与反对谁,完全由利益决定。

    当然,“少壮派”也有差别。真正意义上的“少壮派”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位,打着“少壮派”旗帜的“利益派”却把个人利益放在位。

    裴承毅属于前。

    从国家与民族利益出,主战与主和都有好处。只是在裴承毅看来,主战的好处更加明显。

    共和国已经不是211世纪初的共和国,更不是20纪的共和国。

    数十年的飞速展,共和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u综合国力与总体实力方面,共和国是唯一能与美国竞争、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国家;在人均收入与生产效率方面,共和国已经迈入初级达国家行列。

    30年前,为了促进经济展,共和国需要和平与稳定。

    现在,共和国更需要“威望”。

    这不是“暴户”的思想,而是国家展的必然道路。

    19纪,美国成为世界大国之前,坚定不移的奉行“独立政策”,绝不轻易参与大国间的对抗与竞争,以确保现实利益为主要目的。直到在20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帮助协约国集团赢得胜利、世界大国身份得到承认,美国才逐步迈上全球争霸的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打垮苏联,成为世界霸主。

    虽然共和国的崛起路线与美国并不完全一样,但是仍然有很多相似之处。

    要想突破重重障碍、超越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共和国不但要拥有最强大的国力,还得拥有足够的“威望”。

    “威望”不能通过和平展获得,只能在血与火中诞生。

    与“理论”一样,现实情况要求共和国在适当地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展示出适当的实力。

    能够看到军事以外的问题,正是裴承毅“与众不同”的地方。

    半岛战争结束后,世界格局肯定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日本、印度仍然对共和国构成了现实威胁,菲律宾仍然投靠美国,但是共和国必将成为西太平洋,乃至东方世界的头号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