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论

分别论 / 佚名

人气:1已完成投票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正文 第十八品 法心分别(2024-05-20 20:08)
  亦称《毗婆崩伽论》。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全论分十八品:第一品蕴分别;第二品处分别;第三品界分别;第四品圣谛分别;第五品根分别;第六品缘分别;第七品念处分别;第八品正勤分别;第九品神足分别;第十品觉支分别;第十一品道分别;第十二品禅分别;第十三品无量分别;第十四品学处分别;第十五品无碍分别;第十六品智分别;第十七品小事分别;第十八品法心分别。因以上座部特有的诸法分别解脱之方法来解说有关佛教教义,故名。其在组织上,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为目。学者认为,前十五品说经义的分别,即对经的文句引用解剖,代表了阿毗达磨的最初形式;后三品说论义的分别和问难。论分别阐述了佛家名相的要素、规定等等,为阿毗达磨盛时的代表作;第三问答分析了名相要素的构成和范围,是诸门分别的尝试,为经分别和论分别的组合使用,真正代表了分别论者的方法论和主张。故此论反映了从经分别到论分别再到真正分别论说的逻辑发展脉络。从论中问难的情况看,此论大概出于佛灭后二百五十年期间,是第三次结集的产物,似是分别说部阐述本宗之主张而整理结集出来的。因此此论在南传佛教论书中尤为重要,仅次于《法集论》,被列为第二位。南传佛教学者觉音曾对本论作过注释,名曰《迷惑冰消》。后来佛授(A.R.Buddhadatta)又将其整理,1923年由巴利圣典会出版。北传汉译佛典《舍利弗阿毗昙》中的前二十三品与此论内容多有相同之处,经日本学者木村泰贤研究,按北传记载,与犊子部的关系较大。但有部的《法蕴足论》最类似于本论。此书已经整理出版,日译本收于《南传大藏经》卷四六、四七中。

推荐阅读:庆余年大魏读书人大宋的智慧我不是野人重生之大总统重生之贵女难求八一物流誉满全球风起1924抗战之无敌复制中心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

正文

第一品 蕴分别
第二品 处分别
第三品 界分别
第四品 谛分别
第五品 根分别
第六品 缘行相分别
第七品 念处分别
第八品 正勤分别
第九品 神足分别
第十品 觉支分别
第十一品 道分别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
第十三品 无量分别
第十四品 学处分别
第十五品 无碍解分别
第十六品 智分别
第十七品 小事分别
第十八品 法心分别